近日,一则“7万年薪难招火化工”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源自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开出7万年薪却招不到一个火化工。要知道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4年薪酬报告,江苏省当年的平均收入只是刚过5万而已,难道人们真的不差钱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没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呢?估计问题不是出在7万元的年薪上,而是人们对于“火化工”这三个字比较敏感。或多或少地受着传统观念的影响,现代社会里依然还有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殡葬墓地行业,甚至觉得这项工作非常“晦气”。笔者是一名有着5年殡葬从业经验的典型的“80后”,记得有一次去服装店买衣服,当营业员得知笔者所从事是殡葬行业时,脸上那似笑非笑的难以言状的表情,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
目前国内不少殡葬墓地服务单位,在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时,往往都会许下各种承诺,诸如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体现了殡葬服务单位对于各类人才的诚意和重视,值得肯定。但是,再细想一想,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当前,政府在推进殡葬改革方面,也做了不少宣传报道,人们对于殡葬行业也增加了一些了解,但恰如宣传报道民政工作者的“老黄牛”精神一样,媒体往往一味强调殡葬工作的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客观条件,忽视了现代殡葬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探寻生命价值的精神,缺乏对于新时期殡葬从业者的准确定位。
2015年11月1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在参加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举办的“现代殡葬教育发展论坛暨殡仪学院二十年成就展”时,呼吁全社会尊重殡葬从业者、尊重殡葬墓地行业。众所周知,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行业,医护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行业,那么新时期的殡葬工作者到底应该有着怎样的定位呢?我想如果把新时期的殡葬从业者定位为“送别逝者,慰藉生者”的生命工作者,打通一条殡葬与社会公众对话的通道,那么获得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殡葬墓地从业者“送别逝者,慰藉生者”的生命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坚决摒弃传统丧葬仪式中的糟粕,通过现代生命工作者的精心组织策划,在遗体告别、墓地安葬等过程中,教育引导人们体会生命从出生到茁壮,最后归为虚无的过程,展示人生潮起潮落,净化人们心灵,教育激励后人,达到“传承殡葬文化,体会生命内涵”的目的。
第二,建议设置全国统一的殡葬职工活动日。目前,全国仅有江苏、山东等部分省市区设置了殡葬职工活动日,媒体报道得较少,影响也微乎其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的教师节、护士节等节日,主流媒体都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鉴于此,建议设置全国统一的殡葬职工活动日,集中力量进行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走进殡葬、理解殡葬、尊重殡葬。
第三,树立殡葬职工自尊自强的信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常说,对殡葬职工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这体现了民政部领导对殡葬职工极大的关心和厚爱。但是,作为一名基层殡葬职工,我知道一些殡葬单位还是相对比较封闭,职工也比较保守,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意愿并不强烈。因此,要千方百计树立殡葬职工自尊自强的信心,努力融入现代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在广泛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展现殡葬职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精神风貌。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衷心希望殡葬墓地从业者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切切实实的“尊重”,为我国的殡葬墓地改革铺设一条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