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文化

墓园创新:上海的公墓如何吸引观光者

发布时间:2015-11-25

   2004 年年初,上海福寿园宣布向旅游观光者开放公墓,随即引发了广泛争议。国内大多认为,墓地是不可能有任何旅游观光者光顾的荒凉、肃穆之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不会有人将参观墓地视为一种消遣——死亡绝对是禁忌的话题。

   然而,无论传统观念如何,随着青浦区福寿园公墓作为景点开放,目前上海又有多家公墓正向或已向“旅游景点”转型。相比之下,以前能够在旅行指南或旅游网站上见到的公墓景点,就只有“龙华革命烈士陵园”。

   今非昔比,例如,在新出现的公墓景点中,就有位于奉贤区的海湾园公墓,通过建成 “知青(下乡知识青年)纪念广场”和一座“知青博物馆”,成为红色旅游景点以及二十世纪60 到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人数多达 100 万上海知青的纪念地。

   在崇明岛,瀛新园公墓正在规划建设。15 位本地历史文化名人的纪念雕像,将墓园转型成为青少年教育和旅游中心。

   然而,这里的名人雕像是无法与福寿园引以为荣的 800 多名人的墓碑相提并论的。其中大多数名人都有在上海出生或居住的经历, 到2004年,中央政府正式批准福寿园成为人文纪念公园,此后,国际墓地、殡仪协会称之为“东方最美的墓园”。

   形象转变

   无论荣获多少声誉和称号,都无法彻底改变传统观念。上海市众多城市墓园为改善自身形象付出了不懈努力,但能成功吸引来旅游者的却寥寥无几。

   “我们像是在挑战数千年来形成的早已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经理伊华这样说道,“或许我们最终会成功——但这一天到底何时到来,无人知晓。”

   伊华1996年加入福寿园,那时,该墓园开放仅仅两个年头。尽管现今的福寿园是一座遍布花坛、树林和亭台楼阁的美景之园,在上世纪90年代末,那时的福寿园与中国其他的墓地没什么两样。“除了有几块墓碑矗立在地面,这里看不到任何景致,” 伊华说,“除了逝者的亲属,没有别的人会前来,这里十分安静,你甚至能听到落叶的声音。”

   2000年之前,中国所有的公墓呈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面貌——成排的墓碑和未经修剪的树木。它看上去毫无吸引力,并告诉世人:这里是不幸逝世者的安葬之地。伊华回忆起她父母对她打算到福寿园就职的反应。“他们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职业。”她对《环球时报》如是说道。

   上世纪 80年代,伊华那时只有10岁左右,外公和外婆相继去世,骨灰就安葬在当地一家公墓中。伊华深爱她的外公和外婆,想去探访二老的墓地,但父母却吓唬她说,探访墓地会做恶梦的。

   “当时我十分难过,”她说,“我的外公和外婆照顾我多年,我却被禁止到墓地看望他们。”

   多年以后,伊华自己去墓地看望他们,发现墓地在迎接扫墓者方面做的远远不够。“那的景象如此凄凉,让我伤心不已,在那独自徘徊良久。”

   正是这一经历促使伊华决心投身于她现在从事的职业,将福寿园打造成一个令人心怡的场所。在上世纪 90 年代晚期,福寿园高层去参观了许多世界知名公墓,如法国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和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全世界有许多公墓都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去缅怀历史、欣赏美景,感受独特氛围。

    然而,相比之下,上海的大多数公墓的历史不足 30 年(有许多老旧的公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除了毫无生气的墓碑以外,别无他物。“如果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人来参观,我们必须首先将‘墓地之游’转变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参观体验”,伊华表示。

精美的花园

   在过去的20年里,伊华和她的同事们为使这里彻底改头换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为这里引进了一大批花卉和灌木,加盖了亭台楼阁,修建了桥梁和假山,如今的墓园看上去更像一座精美的花园。“参观者不会再有压抑感,”伊华说。

   福寿园团队不辞辛苦地努力寻找安葬于此的著名人士,使这里真正成为值得参访的旅游景点。通过学习外国墓园的运作方式,伊华和她的同伴努力说服了数以百计的著名人士的家庭,将这些名人的墓地迁至福寿园。“这就像集邮——我们收集的,则是各种不同领域的上海名人的墓碑,”伊华说,“越多,越好。”

   然而,“收集”名人墓碑活动的开展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一开始,福寿园尚寂寂无名之时。福寿园团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劝说名人亲属动迁名人墓碑。1998年,伊华亲自前往当时的上海电影家协会,去看看该机构是否有意为著名影星阮玲玉(1910-1935)建一座新墓碑——旧碑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她立刻遭到蛮横的拒绝。

   “一个工作人员开的门,我说我是福寿园的,他立即冲我摔上了门,”伊华说。摔过来的门将她的额头碰青。“我当时很沮丧。我只是说一句我来自墓园,那人就如此光火,径直把门摔在我的脸上。”

   在福寿园成功劝说有关人士将多个名人的墓碑移入园内后,工作就变得相对容易了,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这里是名人的长眠之地、接受瞻仰之地。

   目前,园内已有 800 多座名人墓碑,墓园还专门为他们树立了雕像,修起纪念墙,并将他们的姓名镌刻在墙上。

    2004 年的五一节当天,福寿园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一年之后,还专门为公司白领设立了带有推广性的“减压游”开放日。“我们称之为‘减压游’,”伊华说,“任何有兴趣前来的人都可以在网上提出参观申请。”

   尽管许多参观者略感不安,他们仍在精心引导下在园区内参观,尤其是瞻仰那些年轻名人的墓碑。 “这些参观者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从未对生命的价值,以及生与死的意义有过深入的思考。站在年轻逝者的墓前,会激发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

   成功的旅游项目

   “减压游”相当成功。此后,福寿园还提供了其他的旅游项目,包括上海全市公墓专题游,引导游客们到上海的另外五座大型公墓观光。

   海湾园公墓正是当年的专线景点。该公墓于1985年初开放,是上海新时期公墓中最老的墓园之一。尽管如今海湾园凭借其美丽风景和别具一格的知青博物馆成为旅游景点,在2000年之前,它的面貌与其他公墓并无二致——只能看到一排排毫无生气的碑林和树林。

   “当我们决定对海湾园实施转型改造,我们想到为其添加具有上海特色的因素,即能够丰富墓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事物,”海湾园行政人事部经理邵辉如是说。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们打算建设一座知青纪念馆。“在全国的 1500 万名知青中,至少有120万来自上海,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其中有 80 % 最终返回上海,” 邵辉对《环球时报》如是说道,“这一代老知青不仅是昔日上海的符号,还会成为墓园的潜在顾客。”

    “知青主题”最终于 2008 年获批,海湾园开始着手墓园改造。知青纪念广场、知青纪念墙,还有知青博物馆相继建成,此外还为知青及其亲属划出一块专设墓地。

    该项目确实成为吸引参访者的亮点。“现如今,我们每年接待的来访者人数达 80,000 人,其中有将近 60,000 人是专程前来参观知青广场和知青博物馆的,” 邵辉说。 2011 年,海湾园将每年 3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上海知青纪念日,自此,每年这一天都会有成群的参访者前来墓园吊唁知青逝者。

   无经济利益的贡献

   现如今,福寿园每年的访客约为 400,000 人,其中约有 30%仅为观光,伊华告诉《环球时报》。观光来客中有许多是名人粉丝,如台湾流行歌手邓丽君的粉丝。“这些观光客对于墓园并无经济贡献,但我仍然乐于在这里见到他们。”她说。

   目前,上海所有的城市公墓均向公众开放,且不收门票。尽管有许多墓园正在发展为旅游景点,仍然有人提出质疑,除了作为缅怀逝者的安静、肃穆之地,公墓是否还需承担其他功能。因为有些人担心,人群和嘈杂声会破坏哀悼的气氛。

   伊华和邵辉对此则并不担心。“我们组织过许多次公墓游,参观者的表现都很好,”伊华说,“行为举止都十分得体。”

   邵辉对此也表示赞同,“一旦你走进墓园,你就会自动放慢脚步,压低音量,”他说,“在中国的公墓中,我不认为会有人故意做出不得体的事情。”

   王宏阶,上海殡葬服务中心主任,他对上海公共墓地发展的“旅游景点化”表示赞同。“这不是坏事,我本人十分鼓励他们学习外国著名公墓的经验,同时改善环境和服务设施。”他对《环球时报》这样表示。

  不过,王也提出警告,指出此类墓地旅游的发展步伐不可过快。西方国家的许多著名的公墓都处于城市中心区,拥有良好、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上海的大多数公墓则位于城市的远郊地带。

   传统观念对于墓地的疏远态度依然盛行。“西方人认为,人死后会进天堂,而在中国的本土道教文化中,死者将被迫到阴间承受各种折磨,”伊华说,“改变观念绝非易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