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有:墓葬的过渡性,意味着在现存墓葬穴位耗尽时,人们将采取新的生态葬式或撒散、海葬、壁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葬式。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最终过渡到“新人新办法”。
佳 宇:墓葬成为历史过渡性葬式,还意味着过去讨论的墓地循环再利用,恐怕不可能永远地循环。在墓穴租用期限到了之后,将有一部分墓葬穴位转化为更加生态、更加节地的葬式,腾出来的土地要派新的用途。否则,墓葬的历史过渡性不仅遥遥无期,还可能在回溯的冲击中卷土重来。
常 静:的确,墓葬的历史过渡性,是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块硬骨头,这将考验着我们殡葬改革的决心、信心、耐心和诚心。又要搞改革还要得民心,实属不易。我认为实现墓葬成为过渡性葬式的历史进程,其最大阻力来自于人们对土地的依附心理和殡葬观念的滞后。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因为对土地的依附心理,造成殡葬观念的落后;又因为殡葬观念未能跟进。至今还依附着那世代居住的一方土地,便滋生出了土地依附心理。这种依附不仅表现在土葬区对土葬的依赖,也表现在火葬区对墓葬的依赖。逝者已成了骨灰一盒了,还要墓葬,将其无中生有地去“接地气”。
长 有:看来,人类对自己遗体处理方式的进步还跟不上社会发展进程。如今我国农村城镇化浪潮可谓汹涌而来,原来的农民已成为居民,土地经营运作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可在殡葬活动中,还是一方墓葬不能放弃。
佳 宇:我倒认为农村城镇化还可能发挥一个特殊的社会功能:让身份已是居民而观念上还是农民的那一部分社会群体,逐渐淡化了土地依附情结,这对他们殡葬观念的进步是有利的,将有利于深化殡葬改革。存在决定意识么!原来居家不远的祖坟坡地不存在了,有的只是统一的公益墓地,而且以新的葬式取代了原先的墓葬,想必这将有助于淡化以至消除人们在殡葬活动中对土地的依恋。
常 静:从你们二人的发言,我有一个想法,一方面淡化人们在殡葬活动中对土地依附心理,要遵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有所作为。把这两者关系处理好,考验着我们各级管理人员的智慧和能力。注意到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我们就要对墓葬的过渡性有一个合乎历史进程的合理安排;有一个按火葬区、土葬改革区、土葬区用不同的度、进度去推进这一过渡。注意到后者,我们就应该把这一历史过渡性进程明明白白地告诉民众,以充分的正面舆论去引导,去抵制反面的消极的舆论。我认为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李部长首先提出墓葬具有历史过渡性,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观念创新,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佳 宇:这一历史进程中,主要的阻力来自于民众中对土地的依附心理。我想把这个问题推及殡葬观念上来考察。土地依附心理本质上还是殡葬观念问题。科学进步的殡葬观念有助人们不再纠缠于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尽孝、敬祖应该有更现代、更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观念变了,何必计较墓葬?尽孝之心同样可以充分地表达,还可能表达得更好,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