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文化

殡葬墓地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发布时间:2015-10-07

殡葬墓地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殡葬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并不亚于其他行业。它既具有其他行业共同的一面,还有其他行业无法企及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述:

   1、 留存美的空间。

   美的呈现需要空间。虽然如“舌尖上的中国”等一些美的创造过程,不需要占据太多空间(其实提供舌尖之美的原材料的生长、资源的获得也是需要空间的),其余行业创造美丽中国,哪一项不需要相应的空间条件?一位美学家曾经说过,一切美的基本要素归根结底只有三样:水、光、空间。可见空间是创造美、呈现美的基本元素。而殡葬业几十年来,推进殡葬一次革命,二次革命,竭力推进殡葬业的现代转型,其根本目的之一就在于节约土地,留存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

   我国1956年就开始倡导火葬,为节约丧葬土地指明了方向,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推行火葬为标志的殡葬一次革命完成后,又毅然推进殡葬二次革命,即由留存骨灰转向不保留骨灰而保存人生文化的方向发展,这将进一步节约丧葬用地,留存生存空间。我国正倡导节地葬、生态葬、海葬等节地甚至不占用土地的丧葬方式,节约了大量宝贵土地资源,为美丽中国建设创造了无法替代的先决条件,其意义无法估量。

   2、 延伸美的内涵,拓展美的领域。

   殡葬塑造美,既同于其他行业,又有其特殊性。就前者而言,殡葬业也要塑造各种常见的形式美,如墓地的园林之美、礼仪之美、人情之美,这同其他行业并无太大区别。但殡葬业在美的塑造与创造中,不仅服务于活着的人,而且把这种美丽的塑造、创造功能延伸至人的生命结束之后。这是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医生为人的健康长寿,减少以至消除病痛尽心尽职,而当医治无效死亡后,开了死亡证,下一步丧家依然要为逝者追求美:要求有完美的人生结局,以美好的遗容展现于亲属面前,留下永恒难忘的印象。这一切便转化为殡葬工作者的任务,他们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程序去完成。这是一项系统的策划过程,是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综合的过程。换言之,殡葬业在美的塑造与建设中,不仅面对活着的人,还要面对逝者,既可以说是一种人性化追求,又是一项基本人权的保证性服务,保证每个人在人生终结点上获得尊荣。

    如果说,其他行业塑造美的过程是“留下山,留下水,留下青春留下美”,那么,殡葬业创造美的过程则是“善其终,追其远,留下思念留下美。”

   3、创造美的形式。

   殡葬业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延伸了美的内涵,拓展了美的领域,同时,创造出美的新颖形式,满足了人们对美的特殊追求。其中有:

   (1)丧仪环境美

   丧家都注重丧仪环境,也寄希望于殡仪组织为其提供理想完美的丧仪环境。而这种环境是殡仪策划人员根据丧家的特点、要求、经济条件及当地的气候、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精心创造的。每场丧仪活动中,殡仪服务人员会提供一个鲜明而合适的主题,而后丧仪活动按序进行。这其中包涵有灯光、色彩、哀乐、鲜花等多种元素的配合,每一元素都需适应总体构思和细节的审美要求。

   (2)丧属心境美

   有许多美,是无形的,心境之美便是其一。丧仪活动,丧家心情悲痛。亲人离世,心中茫然若失。“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便是对生离死别的一种描绘。无形的心境平衡、宁静之美,符合审美的本义。审美体验本来就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活动所获得的心理体验。殡葬工作者通过真情、亲情服务,抚慰丧亲者心灵哀痛,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这是一种特殊的美的创造。造就内心的和谐闲适,其美学意义并不亚于有形美的创造。

   (3)其他形式的丧仪美

   近年来,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形式美:如墓园的园林化建设使之堪与公园媲美;而玫瑰花葬、草坪深埋葬,为大地留下了花的记忆;葬式创新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联想;特色墓区建设,使巡览者如同到了旅游景区;丧事陪同服务,为治丧者解决了辗转问讯的烦忧;文化礼厅建设,则提升了治丧的规格,体现了人生终点的尊崇,让逝者有一个完美的终结。一件件、一项项现代殡葬文化成果,无不让人怡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美是具体的,和谐的。殡葬业以其特殊的美的创造力,为美丽中国献力。遗体整容、化妆让逝者在人生舞台美丽地谢幕,而花篮文学、情真意切的悼辞,又以文辞美,引导人们进入更高层次美的境界。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