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翻阅报刊,得知在如今方兴未艾的旅游热中,热衷于名人墓地游的人士大有人在,有人踏遍全球,凭吊各地音乐家之墓,也有人专访各种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墓园。看了不禁嘲笑自己的孤陋寡闻,转而一想,这其实不正是我们目前大力倡导的墓地发展的一种方向——即作为一种兼具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的观光、休息、凭吊之人文栖息地?倘若如此,墓地游即使作为孩子们春游、秋游的目的地,或是作为普通游客的向往之地,不也可以是一件稀松平常或者十分流行之事吗?
人生中不时会有些神奇的时刻,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偶然获得的感觉,会在瞬间激发联想,使过去重现,在公墓里,在逝去的亲人墓地前、在一个个熟悉的杰出人物墓前,曾经历过的往事、那些幸福和忧伤、那些场景和对白、那些篇章和段落,曾经很亲密或很遥远的人,瞬间在脑海里灵动起来,好像昨天再来,妙不可言。
而我心目中的墓地正是一处处让人充满灵感和诗意的人文、生态大公园:里面不仅有逝去的名人,他们的轶事让人追忆;而无数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同样让人感叹动容;那里还有许许多多生动精美的雕塑、充满设计感的墓碑、野趣天然的植物,让人驻足深思、屏息观望,乃至流连忘返。墓地应该是人们喜欢经常去走走的地方,就像法国首都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LachaiseCemetery)早已成为巴黎的一大景点,每年吸引数十万名游客前来目睹欧洲墓葬风情,还有很多学绘画和雕塑的人频频来此临摹、摄影。
那里沉睡着那么多的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巴黎公社的战士和无数普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这里寻找心目中的英雄,又有多少人来探寻那些和逝者一起埋葬的奇闻秘史,而一定也有不少人来此汲取那些逝者遗留人间的取之不竭的灵感……在寂静的公墓里,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崇拜的伟人,陈上鲜花;各色人群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可以滋养自己心灵的养分,尽情吸收。真可谓名人轶事交相辉映、游人访客络绎不绝、人文气息遍地流淌。
拉雪兹神父公墓的主要价值,不在于那里多少具名人遗体或骨灰本身,而是逝者生前生后的故事、他们留在世上的人生成果、艺术作品,通过一座座个性十足的墓碑传递出来,使这里的空气里充溢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浪漫气息。这些富集的文化资源累积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吸引着大家关注的目光。直到如今,不仅巴黎本地人愿意死后把骨灰留在那里,世界各地有许多名人愿意死后葬在那里,现在那里居然还出现了普通中国人的名字。但她绝不仅仅是一个遗体、骨灰的埋藏地,那么多世界各地的游人愿意去游览、参观、凭吊,她早已成为让巴黎人骄傲的人文宝地,一个著名地标,甚至是游子的乡愁了。她为美丽的巴黎增添了几许光辉!
当然,拉雪兹神父公墓是名墓,但是名墓也是一点一点建设而来的。在十八世纪晚期,拉雪兹神父公墓刚刚开设时,由于它离当时的市区比较远,因此很少有人愿意用它。直到18 0 4年,巴黎市政府将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让•德•拉封丹(1621~1695)和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的遗体通过一次盛大的仪式改葬到拉雪兹神父公墓,情况才发生剧变。
而上海,一直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大都会,也正在为自己的市民大力建设人生的后花园。那么,我们期待着上海自己的“拉雪兹”,在那里,逝者人生文化得到充分的关注,逝者生前的辉煌得以艺术地再现;在那里,祭拜之行看到的不再是焚烧纸钱的烟雾弥漫和陈列丰盛的食物供品;在那里,祭拜之行更像是一次艺术人文之旅,“轻轻地来,轻轻地走”,留下诗意的缅怀,和若有所思的忧伤感怀。唯有让心灵随着轻轻的步伐,去放下执迷,去感悟生命。如此,足矣!
◎ 文 / 艾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