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金市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传统丧葬陋习又沉渣泛起,丧事大操大办,冥器陪葬盛行。农村操办一场丧事要花费几万元乃至十几万元,不仅给群众带来极大经济负担,还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这一问题,瑞金市高度重视,积极作为,自今年3月起,全市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活动,积极引导骨灰集中安葬,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意识,大力推动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建设。以政策法规为依据,着力推进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建设。今年3月以来,该市紧紧围绕乡风文明活动的要求,以遗体火化为龙头,以骨灰入公墓安葬为具体抓手的做法推进殡葬改革,成立了城乡公益性墓地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城乡公益性墓地规划建设的意见》,对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在2020年前实现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的全覆盖,对“三沿六区”重点乡村要求年内全部启动建设并竣工,实现了村级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建设的先行示范引导。同时明确了乡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村级公墓最高补助10万元,乡镇管理的区域性公墓最高补助50万元。以红白理事会牵头为运作模式,夯实村级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建设工作的群众基础。村级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建设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不仅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群众广泛参与。该市充分发挥退休干部、党员、成功人士等为主体组建的红白理事会作用,通过他们的宣传发动,齐心协力做好群众工作,在选址、筹资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确保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规划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如叶坪乡洋溪村红白理事会刘庆泮同志,他作为一名退休党员干部,主动承担理事会会长之责,积极宣传政策,不仅动员群众筹资捐款,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还主动协调解决用地纠纷,顺利推进了该村公益性骨灰塔建设。以“算经济账”的方法,增强群众建设公益性墓地的自觉性。实践证明,“算经济账”是做好群众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叶坪乡松坪村是一个3000多人口的大村,该村通过群众人均自愿捐资1000余元建成骨灰塔后,村民仅需交纳120元人工安放费用便可把亲属骨灰安放在骨灰塔,切实轻了群众的丧葬负担,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建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积极性,不仅促进了该村殡葬改革的稳步推进,而且横向正面引导了周边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塔、堂)的建设。(江西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 郑华锋 刘建民 许俊平)
2、太原市民政局局长李亚江一行亲临永安殡仪馆实地调研。
2017年10月20日下午,太原市民政局局长李亚江、副局长张世明、副调研员张仪、局办公室主任许小杰、社会事务处处长胡润林一行到我馆进行工作调研,永安馆领导班子及各科室负责人陪同调研。调研中,李亚江局长对永安殡仪馆文明创建工作、特色殡仪服务、治丧环境、职工精神面貌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在随后的座谈会中,馆主任刘小平对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做了详细的工作汇报。李亚江局长指出,一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支团结向上的领导队伍;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新理念,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富有人文关怀的优质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永安的温度;三是良好的硬件环境是优质服务的基础,要着眼于未来,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硬件设备实施;四是作为兜底性、公益性的基本殡葬服务,要深刻践行服务宗旨,做人生终点的最美送行人。(太原市永安殡仪馆 杨秋客)
3、罗平县“三沿六区”治理成效明显。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该县积极开展“三沿六区”(即:公路、铁路、河道沿线,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住宅区和开发区、坝区)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按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采取植树遮蔽、生态改造、搬迁、平整等措施,定时限、定标准、定责任,深入推进“青山白化”整治,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截止2017年10月20日,关停、搬迁石墓加工厂90个,完成100%。平整搬迁坟墓286座,生态改造坟墓260座,植树造林遮挡坟墓4806座,“三沿六区”治理率达70%。其中:腊山街道完成12%、板桥镇完成100%、钟山乡完成100%、罗雄街道完成83%、九龙街道完成100%、阿岗镇完成70%、富乐镇完成100%、马街镇完成34%、老厂乡完成28%、鲁布革乡完成100%、大水井乡完成33%、旧屋基乡完成87%、长底乡完成81%。(罗平县民政局 陈冲学)
4、安徽省定远县三举措助推殡葬工作健康发展。
殡葬改革是一项深刻的社会改革,事关“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进程。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高度重视,将殡葬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落实责任、完善机构、强化考核三项举措,助推殡葬工作健康发展。落实责任。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殡葬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殡葬工作,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管。全县22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机构。该县在民政局单独设立殡葬管理办公室,安排专职工作人员2人,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全县的殡葬工作。各乡镇也相应调整了殡葬工作办事机构。全县196个村、62个社区均有一名专兼职殡葬工作信息员,做到殡葬工作事先有人告知、事中有人监管、事后有人处理,为推进殡葬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力保证。强化考核。建立了完整的考核体系,殡葬工作做到了“四纳入”,即纳入县政府综治目标考核,纳入城市文明创建指数测评体系,纳入民政工作考核目标,纳入全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确保了殡葬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徽省定远县民政局 赵敢 俞羊)
5、北京市潮白陵园组织职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为切实增强职工心理健康意识,面对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带来的压力,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调节,潮白陵园工会为全体职工带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家园”主题健康知识讲座。在这次讲座中,心理老师以“我们为谁努力工作,工作也是一种娱乐,工作不是苦役,笑面挑战与批评,消极是人生的弱点,求佛不如求己”等一一进行剖析,使50余名职工从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许多职工纷纷表示:心理健康讲座听完之后,感觉到身心一下子愉悦了很多,一些闷在肚子里的气也消了。这次心理健康讲座,使职工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家庭的和睦、同事间的沟通、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广大职工在陵园的每一天都“绽放笑脸”。(北京市潮白陵园 王凤云 妙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