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文化

殡葬摘报 | 公益性公墓建设暨殡葬工作推进现场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7-10-18

殡葬摘报 | 公益性公墓建设暨殡葬工作推进现场会议召开

    1、殡葬工作推进会暨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现场会在大荔召开。

   10月13日,全省殡葬工作推进会暨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现场会在渭南市大荔县召开,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副司长范瑜、省民政厅厅长赵政才、副厅长郭惠敏、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张冀良、副秘书长张黎明以及全省各设区市民政局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省发改委、财政厅、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厅局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13日上午,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渭南市大荔县殡葬服务园区和许庄镇西小坡村安乐园、许庄镇西渠头村安乐园、朝邑镇平罗村安乐园、赵渡镇严通村等农村公益性公墓示范点。

   下午的会议上,省民政厅副厅长郭惠敏传达了中央及民政部关于推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有关精神,西安市、咸阳市、安康市、大荔县、岐山县分别介绍了经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省民政厅厅长赵政才作了重要讲话。王金华对渭南市大荔县161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进一步细化殡葬改革措施,加快完殡葬服务和惠民殡葬政策发放程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法制、科学、文化等手段推动殡葬改革,进一步加强殡葬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

   赵政才强调,我省殡葬改革工作以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整治乱埋乱葬为突破口,在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平坟还耕、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移风易俗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火化率较低、重殓厚葬之风未杜绝、殡葬服务不到位、殡葬执法不健全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殡葬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地区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完善机制、分类施策、稳步推进”的原则,认真借鉴大荔经验,努力实现“三个基本覆盖”,达到“一个平均水平”:即在“十三五”末,实现关中地区农村公益性公墓基本覆盖、全省县级城市公益性公墓和殡仪馆基本覆盖;全省火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赵政才要求,会后各地一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及时将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王金华司长重要讲话,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方案。

    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殡葬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要认真落实惠民殡葬政策。要认真梳理现有殡葬救助制度在资金筹措、对象认定、救助程序、政策宣传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政策公开透明、标准切实可行、程序严密便民;三要加快殡葬信息化建设。实现殡仪馆和公墓业务实时在线办理,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殡葬在线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提高公众满意度。明年6月底前,全省要实现互联互通;四要切实加强殡葬行业监管。要持续深化“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督促和指导殡葬服务机构做到“八不得、八提升”,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展示殡葬行业良好形象;五要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要积极争取党委宣传部门、文明办等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出版物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工具,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殡葬法律法规政策、文明习俗和殡葬改革典型的宣传。全省要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推进殡葬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奋力开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渭南市民政局 图片来源于大荔政府网)

    2、贵州省义龙新区举行殡葬工作推进会。

   10月11日,义龙新区举行殡葬工作推进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涛,人大工委主任雷乃祥,党工委班子成员肖华东、胡庭洪、彭永仙、孙国夫出席会议。当天,肖华东、胡庭洪、彭永仙、孙国夫一行到义龙新区殡仪馆和龙湖山公墓进行现场考察后举行殡葬工作推进会,雷乃祥主持会议。田涛代表义龙新区与综合执法局、各乡镇签订《殡葬改革工作责任状》,肖华东传达《义龙新区殡葬管理暂行办法》、《义龙新区工(管)委办公室关于成立义龙新区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胡庭洪传达《义龙新区惠民殡葬暂行办法》、《义龙新区殡葬改革工作方案》;彭永仙传达《黔西南州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殡葬法规问责办法的通知》。

   田涛指出,党员干部要带好头,规范丧葬行为,要大力倡导破除丧葬陋习,积极推广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仪和用品;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方法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工作做深做细,把宣传与执法分开,注重教育,杜绝简单粗暴,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改革;要加大惠民殡葬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惠民政策等软硬件;要强化殡葬用品的市场监管,整合执法力量,加大对殡葬用品市场清理整治力度,规范殡葬用品市场;要加大宣传力度,抓好会议宣传、标语、宣传册、专栏、网络、短信以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宣传。要强化督促,明确责任,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强而有力的举措,迅速打响全民参与的殡葬改革攻坚战。雷乃祥要求,殡葬改革工作难度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周全考虑,对改革工作全方面部署,在宣传引导、组织管理、配套服务、协作配合上做到位,保证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义龙门户网)

   3、咸宁加大惠民殡葬力度,一年半减免291万服务费。

   记者10月12日获悉,咸宁市大力推进殡葬改革,不断加大惠民殡葬力度,一年半时间内,共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91万元。目前,咸宁市共有殡葬服务单位12个,包括6个殡仪馆和6个城市公墓。近年来,全市共投入1.1亿元对殡葬设施进行改造,新建、改扩建嘉鱼、通城、通山、咸安殡仪馆,殡葬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殡仪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据了解,咸宁市不断加大惠民殡葬力度,对城乡重点救助对象实行基本殡葬服务四项费用全免的政策。其中,赤壁、嘉鱼增加了两项减免项目,通城对到殡仪馆集中治丧实行七项减免,通山对户籍人口火化实行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同时,咸宁市将节地生态安葬纳入奖补范围,嘉鱼、赤壁每人每例补助2000元;通城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对到殡仪馆治丧的每例补贴4000-5000元,财政每年补贴约110万元。据统计,从2016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91万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共减免117万元。(咸宁新闻网 镇强)

   4、陈若杨调度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

   10月10日,汨罗市委常委、副市长、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指挥长陈若杨调度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她要求,挂图作战,合力攻坚,打好公益性公墓建设攻坚战,确保2017年底建成城市公益性公墓并投入使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汨罗市要在2017年底前建成一座城市公益性公墓,用以解决归义镇、新市镇、罗江镇、古培镇、汨罗镇、屈子祠镇范围内居民死亡后骨灰安葬。弼时、长乐、三江、桃林寺4镇要完成试点镇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迎接岳阳验收。全市到2018年实现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当前,汨罗市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指挥部已挂牌成立,明确了领导组织机构、工作目标任务,倒排了工期表,明确了路线图。城市公益性公墓规划设计已初步完成,聘请专业陵园设计公司设计,遵循实现公墓园林化、人文化、生态化和艺术化的设计理念,打造现代化示范性公墓。项目选址罗江镇金塘村,占地面积329.6亩,计划分5期进行。同时,项目征地拆迁,资金筹集等工作同步推进。

    听取情况汇报后,陈若杨对前期工作给予肯定。她要求,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严肃工作纪律,挂图作战,形成合力,打好公益性公墓建设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以啃硬骨头的决心与勇气,着眼于老百姓的需求,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征地拆迁,加快工作推进。挖潜力,聚合力,借外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责,协调各方力量,打好组合拳,打好攻坚战。做好政策宣传引导,让殡葬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移风易俗的新风尚深深根植于老百姓心中,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与氛围。强化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度考核与结果考核并用,鼓励职能部门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推进工作。(时刻新闻)

    5、合肥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骨灰江葬开始报名。

    10月13日,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召开江葬新闻通气会,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合肥市殡葬管理处计划于2017年11月初在安庆江面举办“合肥市第二十一次骨灰江葬”活动。 今年活动主题为“生命之礼,回归自然”。报名时间:10月14日至10月21日。报名地点:合肥市殡葬管理处业务大厅(蜀山区合作化北路153号)。(中安在线 )

    6、节约利用土地,树立殡葬新风。

    将过世的人葬入公墓,多少年来似乎只是城里人的“专利”,可如今,渑池县果园乡赵庄村也建起了集体公墓——“赵姓陵园”。目前,这个村在渑池县果园工贸园区范围内的300余座坟墓已全部迁进了“赵姓陵园”。赵庄村位于果园乡政府所在地,以赵姓为主。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法军介绍说,2008年,渑池县依托郑西高铁渑池南站,决定在赵庄村及周边范围内规划建设果园工贸园区、渑池县副中心城市。当时,散落在建设起步区内1平方公里内的300多座坟墓,特别是占地30余亩的赵姓祖坟238个坟头需要迁移。为了支持园区建设,村两委班子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选址建一座公益性质的公共墓地。经过多次选址、测算,他们最终选定了村南2公里峪峒水库北岸一片荒坡,投资50余万元,对公墓进行标准化建设,并种植了几千株松柏,于当年5月建起了“赵姓陵园”。 “以前没修陵园,群众自己找块地设坟立碑、乱占乱葬的情形比较普遍,部分农田也被侵占。”赵法军说,“我们建陵园不仅节约了大量土地,而且还根治了群众借丧葬大兴土木、大操大办的陋习,树立了殡葬新风。现在,村里成立有专门的陵园管理领导小组,对陵园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也便于群众祭祀怀念。”(三门峡日报 马德英)

    7、台中大雅树葬区动土,提供1万个永续穴位。

    为推广绿色殡葬观念,台中市政府于大雅生命艺术馆旁规划环保自然树葬区,10月12日由副市长张光瑶主持动土典礼。他表示,基地完工后可提供1万个树葬穴位,可提供更多元的环保殡葬选择,也期盼树葬区完成后,成为美丽的绿地公园,提供更优质环保的殡葬环境。大雅环保自然树葬区动土典礼,由副市长张光瑶、民政局副局长卢政远、生命礼仪管理处长陈志铭、大雅区长林宜贤、上枫里里长邓兆堂、大枫里里长蔡界地等人共执金铲动土,地方乡亲也到场观礼,典礼简单隆重。民众火化观念普及,接受多元环保葬法的民众也逐渐增加,全市目前仅有神冈树葬区使用中,今年1月到9月计有817位先人安葬。生命礼仪管理处长陈志铭说,树葬是「不立碑、不造坟、不留记号」的绿色殡葬模式,骨灰回归自然,不仅减少环境破坏,还能节省土地资源。环保自然树葬区位于大雅生命艺术馆旁,面积1万8897平方公尺,可提供1万个穴位,预计明年3月完工,将分5区轮流开放,周边将进行植栽绿美化,让民众在缅怀先人之余,同时拥有休闲绿地。(中时电子报)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