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邑县武台镇:公墓林建设全面展开,文明丧葬树立新风尚。
自公益性公墓林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武台镇多措并举,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在水沟村、卧龙村、承安村完成公益性公墓林的测绘和规划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武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要求以及时间节点。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栏和宣传车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作用,培树典型,现身说法,通过农村老干部、老党员带头迁、带头进,让全民惠葬、免费进公益性公墓安葬的政策得到更多的群众认可、自觉自愿地接受。武台镇党委政府强调,公益性公墓林建设要当作“一把手”工程,牢牢把住方向,要突出地方特色、方便群众、节俭节约,要科学、合理的建设,严格质量标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达到预期效果。(新农村商报网 郭慧清)
2、平湖市殡葬基本服务免费项目再次扩容。
为进一步推进殡葬服务利民惠民政策,扩大基本服务受益范围,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平湖市在原有4项基本免费项目的基础上新增2项,成为嘉兴市涵盖殡葬基本服务免费项目最多的地区。据统计,自2012年7月开始实施殡葬基本服务免费项目到今年6月,已为全市免费数量17838具,免费金额1943.263万元。一是扩大免费对象及免费项目。免费对象包括具有本市户籍且亡故后在市殡仪馆火化的城乡居民;在平湖死亡,并在市殡仪馆火化的在该市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市户籍学生、驻平部队现役军人、与我市企业签订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免费项目新增的项目为:遗体在市殡仪馆冰柜存放(2天);提供骨灰存放(全市骨灰寄存堂)。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和组织实施。要求市殡仪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资金管理运作,加强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认真核实殡葬基本服务费用,严把审核关,切实按照殡葬基本服务免费对象、免费项目落实基本公共殡葬服务经费,确保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所需资金。积极联合财政部门建立常态化的监管督查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该政策的宣传引导,积极倡导各镇街道和殡葬服务单位将宣传落到实处,确保该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平湖市民政局)
3、广州市民政局到江门市交流殡葬服务管理工作。
9月13日,广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梅向阳处长带领该市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殡葬管理目标考核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组成的考察组,到江门市交流殡葬服务管理工作。市民政局林雁冰副局长陪同并参加座谈会。考察组实地参观了江门长青墓园免费树花葬区和绿色殡葬设施纪念墙,观看了江门市殡仪馆(江门长青墓园)拍摄的基本情况专题视频,倾听了殡仪馆原创的馆歌。考察组对江门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积极推广绿色生态节地葬法表示由衷赞赏,值得学习借鉴;认为殡仪馆拍摄的视频和反映殡仪服务行业兄弟姐妹酸甜苦辣的原创馆歌很有特色,体现殡葬文化,表达殡仪工作者心声,深受感动。 随后,考察组到市民政局召开座谈会。林雁冰同志和福利事务科负责人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全市殡葬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殡葬管理机构设置、制定殡葬管理“十三五”规划及殡葬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开展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公益性骨灰楼和经营性公墓设施建设及管理模式,以及政府推行殡葬公共服务举措、骨灰撒海基本做法等情况。考察组表示,江门的殡葬管理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值得广州吸收借鉴,并希望双方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殡葬服务水平。(江门市民政局)
4、湘西召开《湘西自治州殡葬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二稿)》听证会。
9月13日,湘西州政府法制办、州民政局组织召开《湘西自治州殡葬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二稿)》听证会。会上,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图瑜就《湘西自治州殡葬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二稿)》起草背景、法律依据、起草过程、听证及审查情况、文件内容、文件实施必要性、可行性等七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随后,听证代表们围绕《暂行办法(草案第二稿)》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代表们总体认为,推行殡葬改革不仅有利于破除丧葬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还有利于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快美丽湘西建设,促进我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代表们建议要继续加大殡葬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发动,争取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要坚持政府主导,公建公营,建立惠民、便民、利民的殡葬政策和服务管理体系;要明确执法主体,强化保障机制,确保殡葬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相关部门将结合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研究、修改和完善,使《湘西自治州殡葬管理暂行办法》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具操作性。(红网 唐喜 周楚怡)
5、临湘市:破除丧葬陋习 减轻群众负担。
“以前办理一场丧事,要支付给商户抬棺的费用在两万到三万之间,丧事家庭有苦说不出。这次赵老师家办事简单庄重,拱门、礼炮都没搞,村里文明互助队来了十几个人免费帮忙,总共也就花了3000来块,也办的蛮好,关键是活人省了心,还不遭罪”。近日,桃林镇一位刚刚参加完老教师赵志贵葬礼的村民向邻居说道。今年来,临湘市纪委按照上级部署,狠抓“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工作,在全市倡导移风易俗,指导所辖13个乡镇全部按照要求组建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文明新风宣讲队、文明操办互助队”三支队伍。全力推行丧事实行从简办理,不请乐队,不放礼炮,不设拱门,参加葬礼人员戴白花出席,随礼不送烟,只吃大锅菜,不搞十菜一汤,五冷五热等超标准宴席,文明互助队全程协助家属操办报丧、打坟、出殡等事宜,为家属节省人力、物力,杜绝了铺张浪费、滥办酒席、借机敛财等歪风邪气,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丧葬习俗是人们表达孝心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生者对逝者表达尊敬的方式,具有一种教化功能,但是随着丧事攀比之风盛行,原本具有教化功能的丧葬礼仪本身被弱化了,甚至起到了反作用,这就需要外力做适当干预”。临湘市纪委党风政风室主任易勇在坦渡镇进行“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工作督查时向各村村支书说道。截至目前,临湘市纪委已对该市婚丧喜庆事宜进行全面监督,查处违规请客案6起,制止可能大操大办事宜130起。下一步,还将对违规宴请、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等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将从严查处,通报曝光,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临湘市纪委)
6、嘉兴火化殡仪馆推行花圈粉碎服务运行平稳。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把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上级要求,嘉兴火化殡仪馆自2017年7月26日起推行花圈粉碎服务,并禁止焚烧花圈。殡仪馆周密部署,积极宣传,自实施以来,没有出现一例馆内焚烧花圈和遗物现象。一是通知殡葬从业人员提前告知家属,市殡仪馆禁烧花圈的时间节点和相关措施。二是制作、悬挂“绿色殡葬,禁烧花圈”的宣传条幅和喷绘;让前来治丧的家属填写《禁止焚烧花圈告知书》;礼厅司仪主持告别仪式前提前告知家属新的花圈处理方式。三是领导带头值班,早上5:30上岗,解释、宣传,引导家属采用粉碎的方式处理花圈。禁止花圈焚烧实施之后,殡仪馆积极邀请《南湖晚报》和嘉兴电视台“小新说事”栏目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宣传。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措施,禁止焚烧花圈,采用机器粉碎绿色环保的处理方式慢慢深入人心,得到了嘉兴市民普遍的理解和支持。(嘉兴火化殡仪馆)
7、天柱县“四举措”稳步推进殡葬改革。
健全组织领导,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为殡葬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组建殡葬综合执法大队,集中治丧工作启动后,殡葬综合执法大队迅速落实到位,开展殡葬宣传,坚持驻守在第一线,每天进行巡查,发现死亡一例,及时动员集中治丧一例,切实加大殡葬执法工作力度,保证了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制订配套政策,殡葬改革有章可循。结合我县县情、民情实际,出台了《天柱县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天柱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天柱县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天柱县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殡葬管理规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了殡葬改革的起始时间、目标、任务等,使天柱县殡葬改革有章可循,提供了政策保障,严明殡葬管理纪律,要求国家公职人员率先垂范,加大执行和宣传力度。健全责任制度,殡葬改革履责到位。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县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殡葬改革责任书,落实殡葬改革工作责任,责任到人。建立了责任包保机制,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天柱县殡葬改革县级领导包片工作机制的通知》,并明确了相关(部门)单位和村级殡葬信息联络员,确保殡葬改革工作信息畅通。同时,各级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签订殡葬改革承诺书,承诺带头执行殡葬改革,遵守殡葬改革政策,包保直系亲属遵守殡葬改革各项规定,并积极做好朋友及身边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文明、节俭办丧事。加强宣传带动,殡葬改革氛围逐渐浓厚。为确保殡葬改革工作政策深入民心,采取组建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固定宣传栏、电视台循环播放等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引导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厚养薄葬、节地环保新风尚。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单位(部门)不漏人,共悬挂横幅80余条,发放《一封公开封信》6000余份、《天柱县殡葬改革政策宣传手册》30000余册,张贴殡葬改革通告5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10余块,出动宣传车1200余人次,为群众解答咨询500余人次。(天柱县民政局 姚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