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 9月3日上午十点,部分川军抗战后代再齐聚四川省成都市长松寺“铁血川魂” 纪念碑,为从六处当年抗战将士们牺牲地取回的热土,进行忠魂回家合土仪式,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郭勋祺将军之女郭开惠、王振庸之子王剑峰、严翊之子严裕寿、李宗鉴将军孙女李如荣等部分抗战将士后人,及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出席活动。同时,今年也是川军出川抗日80周年。那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在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中,全川军民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英雄无畏,前仆后继,他们的热血洒满了抗日战场。如今部分抗战后代们沿着先辈们抗战所走过的路,在他们曾经洒下鲜血、战斗牺牲的地方取来一抔抔热土带回他们久别的家乡。
今天参加本次合土仪式有:原50军军长郭勋祺将军之女郭开惠以及川军将士后人唐汉军、严裕寿、王剑峰在安徽池州谭家桥壮烈牺牲近万人之地取回热土。由郭开惠女士亲手合入“铁血川魂”碑下,圆回家之梦。由原47军178师团部中尉秘书王振庸之子王剑峰、23集团军总司令后人唐汉军、47军军长严翊之子严裕寿前往23集团军在安徽青阳县陈家大山抗日战场和江西彭泽县马当炮台取回的热土。二十三集团军副参谋长罗象翥将军之子罗载钰率罗氏后裔到川军驻防地徽州棠樾村取回抗战热土。专程从重庆过来的原98军193师李宗鉴将军孙女李如荣、孙女婿孙化周于重走爷爷抗战之路。专程到爷爷曾经战斗过的武穴市田家镇半壁山,亲手挖、双手刨红褐色的热土,今天送到长松寺这块风水宝地,魂归故里。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绢帛包裹的热土被小心翼翼地打开,缓缓倒入四川成都长松寺公墓园区内的《铁血川魂》纪念碑前的深坑。象征着抗战将士们将随着这些热土魂归故里,入土为安。全体人员默哀、三鞠躬献礼,然后依次上前献上黄色思念的菊花。川军后人王宗立、余彩朗诵了诗人其然的作品《川军》,以示缅怀。
如今在这座长松寺“铁血川魂”纪念碑下,还包括家属后代及四川广播电视台《铁血川魂》摄制组,从淞沪战场、滕县战场、东阳关战场、皖南战场、江西战场……各地取来的热土汇聚在一起:抗战英烈赵一曼孙女陈红从奶奶赵一曼烈士牺牲地珠河县(今黑龙江尚志县)取来热土,亲手合土于“铁血川魂”纪念碑。李家钰将军之子李克林及家人在豫中会战中李家钰将军牺牲地河南陕县取回热土。台儿庄腾县保卫战将士后人们从滕县战役战场上取回烈士血土,由王铭章烈士长孙王德明、邹绍孟烈士之孙邹维以及川军之后严裕寿等亲手将热土合于“铁血川魂”纪念碑之下,魂归故里。 南京保卫战---2013年11月,50军军长郭勋祺之女郭开慧亲临在香山村(以前叫金村)的株树林(川内文献均记为朱砂岭)所取之土。 2015年8月郭勋祺之女郭开慧委托安徽泾县自愿者王月莲老师取土于皖南泾县热土。2015年9月1日由川军之后张光秀合土于成都长松寺“铁血川魂” 纪念碑。张光秀是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上伫立的“无名英雄”原型张朗轩的女儿。湖北随枣战役,李兆麟在隨县唐王店阵亡。其子李祖君于1992年亲到唐王店父亲牺牲的战场取回热土。远征军后人普寒等,从滇西等抗日战场取回热土。2015年9月1日由远征军后人普寒、张福民等人将热土送入碑下。饶国华将军嫡孙饶小强2017年初带领家人到⺁泗战场和战斗过的物川地、界牌、祠山岗、原广德机场等取回热土, 并于2017年3月24日由饶国华将军长孙饶清伟亲自将土放入铁血川魂纪念碑之中。老河口战役:受45军125师师长汪匣锋将军之女汪复娟委托,热土由当地志愿者李建勇取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北门是老河口阻击战战斗最激烈的地方。2017年3月24日由汪匣锋之子汪远启、抗日英烈康伯龄之后康明钊将土合入故乡之地长松寺“铁血川魂”圣土之中。远征军:志愿者高华松、远征军后人柳俊英、袁光丽,取战场土(腾冲、瑞丽国门、松山、怒江阵地) 2017年3月24日由远征军老兵钟华及后人柳俊英和志愿者高华松将所取之土埋入“铁血川魂”。
9月3日上午十点纪念活动开始,向这些甘洒热血的抗战将士们致敬。与此同时,很多不能前往四川成都现场参与“铁血川魂”纪念活动的抗战将士后代们及热心的朋友们,通过手机关注“长松寺”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温情服务”---再点击“思念寄语”“远程祭祀”,即可同步参与到缅怀活动中,输入的文字将同步在纪念活动现场长松寺公墓广场大屏幕滚动播出。这种微信祭祀方式既环保又能铭记先辈们的精神,砥砺奋进,让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据统计,2015年“铁血川魂”纪念碑落成至今,川军抗战将士的后代们已取回超过20个牺牲地之热土。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成都长松寺公墓总经理李崇禄表示,公墓捐建“铁血川魂”纪念碑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个追忆民族历史、纪念抗战将士们的场所,希望更多的忠魂能够随着这些热土魂归故里。这座“铁血川魂”纪念碑,是一座铭记历史不忘传承的无形丰碑,从而不断激励后人发扬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