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苑·云坊”是一处以笃信基督新教(国内所称的基督教即新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和东正教等)的教民主题葬区,葬区内墓穴产品及景观配套都围绕宗教艺术特色为主,偏欧式。这也是上海诸多陵园内对此类葬区规划和设计上都会雷同的地方。
01 云坊,作为宗教墓葬区中的一个小分区,规划区域比较方正,不规则边际线较少。沿河而居,拥有天然的河道景观。左近的主要区域通道都经过该区域,交通便利,这是云坊的地理优势。缺点是地块较小,建造面积只有170余平米,并且地块一边就有一个体量较大的中式方亭,与宗教葬区风格格格不入。葬区中部还有一根WIFI信号塔,无法搬除,需要保留。这是云坊先天不足的地方,需要在前期规划中进行中和与解决。 综合以上优缺点,设计师三易其稿。从产品售卖角度、景观风格的取舍、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产生了一个相较综合又兼顾各方面需求的方案。
02 整个云坊的特点是葬在景中,葬景结合。以往墓穴、道路、配套绿化泾渭分明,这次却是互相有关联,融合为一。云坊170余平米内容纳了3个类型的节地葬式(前后葬、上下葬、联体上下葬),共240余户,并且墓穴产品基本做到与环境景观及绿化融为一体,远观云坊整体就是一个中西结合的人生后花园。其中前后葬式产品应用了先期已成熟应用的古园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景观花坛卧碑葬,将墓穴与景观花坛有机结合,用斑斓的各色花草柔化硬质的石材,一改以往墓区都是生硬石材排列堆砌的模式。并且这次更将景观花坛放大至可容纳两排墓穴产品背靠背排列,这样设计的目的可减少墓道数量,有效增加小面积葬区的产品容积率。背靠背的墓穴之间有通透的镂空景墙做隔断,使两排墓穴之间互有依存,又有各自的私密感,在祭扫客户集中时段起到一定的互相遮挡作用。
03 云坊的整个园区被一条约1400mm宽的东西向主道路一分为二,主道路西面是一座中式景观方亭,跨河而卧,主道路由方亭中穿过,与隔岸的盆景苑隔河相望。通往景观方亭的主道路两侧设计了对称的两款联排复式葬,这次联排复式葬的材料选用了轻、薄、易于开槽切割等优点的水泥美岩板,替代了以往的石材板材,部分结构使用了榫卯拼插的技术。整个复式葬群没有使用水泥作为粘合剂,只使用了些石材AB胶,即完成了约120余户复式葬区的建造。葬区的两座景墙,使用了H钢框架结构与木艺、美岩板三者结合,薄而通透。同时选用了新中式风格的装饰,与中式方亭形成风格上的呼应。站在主道路上,两侧景墙的中式风貌与方亭形成一个90度夹角,使行走其间的人的视觉透视效果达到最佳。不受墓区其他较西化的风格的影响,这是设计师因这座保留的中式景观建筑能与园区的风格不致有大的对比冲突,而特意设计的一款能中和环境景观风格的景观墙,同时景观墙反面,则是复式葬的景墙碑,可以安装铜质铭牌,一举两得。
云坊的建设中,还应用了很多其他新的建筑装饰材料,使云坊的景致风格与主题立意都得到了烘托和升华。通过云坊的建成和销售,设计师可以从市场和建设施工人员处得到第一手的反馈资料,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将古园墓地的陵园建园水平抬高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