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何兆珉今日来到上海息园墓地指导清明工作,肯定了工作方案的实施效果,表示一定要确保祭扫活动安全祥和,以高质量的服务提升公众满意度。来到在息园墓地正门口,党员先锋岗映入眼帘。岗位上工作者忙碌地为祭扫者提供咨询、引导、免费热水、轮椅车、鲜花换鞭炮等各项服务。
毗邻的则是息园墓地临时医疗点。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在墓园中突感心脏不适,家属慌了神,又是打120,又是向墓园方求助,医护工作人员一边安慰他们,一边迅速前往,及时给老人服下急救药,缓解了病情,然后将其送上了救护车。为改变以往道路拥堵严重、停车困难等突出问题,保障群众祭扫之路更通畅有序,经青浦区徐泾镇政府、青浦公安交警、轨道交通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下,于4月2日-4日清明高峰期间,在息园墓地周边实行交通管制,祭扫车辆被引导至国家会展中心北停车场,人们乘坐短驳车前往墓园。
今天是新措施实施的第一天,从上午的执行状况看,大多数驾车者通情达理地予以配合,即使出现少数不和谐音符,最后也在交警和志愿者的耐心劝导下服从了安排。会展中心停车场内,祭扫者在飞思代理、辰宇公司的志愿者的指引下步行至短驳车上车点。几辆兴起不久的共享单车出没其间,那些住所与墓园的距离处于步行太远乘车过近范围内的祭扫者得到了便捷,也减轻了身上大包小包的负担。生者享受便利的同时,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也获得了较以往更为宜居的环境。瞧,这里的壁葬小楼,可谓是逝者的临水景观房。于此凭栏下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抬望眼,万条垂下绿丝绦。好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春日画卷。
2016年端午落成的崧泽人文廊主题壁葬群,迎来了首年清明祭扫。人们在缅怀去世亲人的同时,还可通过长廊中的文字、图画及雕塑,追思上海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历程,传承历史文化,实现用地大大下降,人文气息大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