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墓地到期续租只收管理费,续租期为20年。管理费为墓地造价的5%。
北京市民政局3月21日表示,亡故市民墓穴到期后,可以续租,续租只收取墓地管理费,管理费为墓地造价的5%,续租期为20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个墓穴租赁周期为20年,目前不少亡故市民墓地已陆续到期,逝者家属面临续租问题。北京市民政局3月21日首次回应说,从第二个管理周期开始,不再收取墓穴租赁费,只收取墓地管理费。根据国家规定, 墓地 管理费为墓地造价的5%。以3万元的墓地为例,第二个租赁周期只收取1500元的管理费,平均每年为75元,平均每月仅为6元,远低于墓园的维护、清洁、绿化和人工开支。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座墓穴均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地穴租赁费,为每平方米1500元;墓地管理费,为墓地造价的5%。而墓地石材工料费、个性艺术设计费、描墓刻字服务、手工雕刻服务等则属于市场类收费项目,根据家属不同选择,会产生较大的价位差距。
2、北京骨灰免费自然葬 ,全国首例推出免费安葬墓区。
来自北京市民政局的消息,今年北京市首次推出免费骨灰自然葬,自然葬墓区位于朝阳区常青园,目前已有30位逝者的亲人报名,拟通过自然葬方式,让逝者魂归大地,入土为安。骨灰自然葬使用可降解容器,将骨灰藏纳于1至2米深的土壤中,不建幕基、墓碑和墓穴,不保留骨灰。安葬区域内广植大树、鲜花和绿草,整个自然葬区美若公园。据悉,1平方米的区域可安葬10名逝者骨灰,土地利用率是传统墓地葬的10倍,亲属可通过二维码方式,祭奠亲人。所有安葬费用全部由政府支出,目前已有30位逝者亲属报名。据悉,这是北京乃至全国首家推出的免费安葬墓区。北京市户籍亡故居民均可免费安葬。墓园免费提供可降解骨灰盒、骨灰告别仪式及骨灰安葬仪式。本周六、日,市民可到常青园自然葬区参观。
3、浙江省举行首次沿海内陆互联海葬。
2017年3月21日下午,浙江省在温岭市海事码头举行首次沿海内陆互联海葬活动。来自绍兴、丽水和台州各地的30位逝者家属,将亲人骨灰放在可快速降解骨灰坛中,放入大海,伴着海浪飘向浩瀚的远方。生命起源于大海,死后骨灰撒海是人类回归自然、回到生命起点最接近自然的方式。2009年至今,浙江省选择海葬这种生态环保的殡葬方式逝者1164位。今年清明前后,全省各地将有287位逝者灵骨实行海葬、江葬。
4、北京市民政等部门突查八宝山殡葬一条街。
清明节将至,在八宝山地铁站出站口,已有零星的小贩开始售卖新鲜的菊花花篮用于祭扫。为了规范殡葬用品市场,3月22日上午,北京市民政局、城管执法局和市发改委相关部门联合对上庄东街的殡葬用品店进行突击检查,对于出售冥票、纸人纸马等违规商品和宣传非法公墓的标识牌等进行了没收和销毁。此外,部分店铺的骨灰盒等商品没有明码标价,执法人员对店主进行了口头警告,若今后再被发现没有整改,将罚款5000元。还有部分店铺存在张贴殡葬车辆宣传单等违规行为,执法人员都进行了查处。执法人员表示,在清明节前和清明节期间,执法部门将不间断对殡葬用品市场、医院太平间等开展不定期抽查和集中检查。
5、辽宁举行海葬公祭 “生态葬”渐入人心。
3月22日,辽宁沈阳举行海葬公祭活动,193位家属来到大连海域,面对大海诉说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情。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倡导下,沈阳骨灰撒海活动逐年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选择骨灰撒海的生态葬方式。数据表明,从1997年到2016年,先后有1.3万余盒骨灰撒入大海,累计4万余名市民参加了骨灰撒海活动。到了2016年,骨灰撒海已接近3000盒,接近沈阳年遗体火化总量的3%。据悉,为鼓励市民选择骨灰撒海等生态殡葬方式,沈阳市继续执行海葬补贴政策,对参加海葬的每份骨灰补贴400元,用于家属的交通食宿补贴,2017年已有2000多名家属报名参加海葬
6、襄阳启动“文明祭扫 生态安葬”主题宣传活动。
3月23日上午,襄阳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走进泰安路社区开展“文明祭扫 生态安葬”主题宣传活动,开启了襄阳市清明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才艺表演、形象展示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了家风家训、孝道文化、感恩意识,还借助发放文明祭扫和殡葬政策宣传单、面对面向居民讲解等方式,引导市民珍爱环境,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祭奠祖先,创建绿色家园。
7、长春市优化殡葬服务,倡导移风易俗。
3月22日,长春市召开2017年全市清明节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和文明祭祀工作,优化殡葬服务,倡导移风易俗,确保清明节人民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文明和谐。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加强殡葬祭祀用品生产、流通、焚烧的管理,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城区内和城乡接合部殡葬祭祀用品生产企业、市殡仪馆及市龙峰殡仪馆周边、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监管。从3月27日至4月4日,组织市容环卫、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每天18时至22时对辖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抛撒殡葬祭祀用品进行夜间巡查,做好教育和劝导工作,对不听劝导妨碍公务的,行政执法、公安部门要依法进行处罚。从3月25日至4月4日,市殡仪馆和龙峰殡仪馆周边道路要实行交通管制,设立单行线,通往各墓地的道路,要根据群众祭祀情况,合理布置警力。同时,根据清明节的客流特点,增设前往祭扫地区的专线车和公交车,对客流集中的线路调整班次密度,设置加班车辆,引导祭扫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8、津城首家殡仪用品平价超市揭牌。
3月22日,天裕殡仪用品平价超市在天津市东丽区天裕殡仪服务中心揭牌,开门纳客。在东丽区委、区政府及民政局的领导下,天津华明天裕殡仪服务中心开创先河殡仪用品平价销售。六名市人大代表、来自于市内六区及东丽区的居委会主任和市民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揭碑仪式。
9、7月起惠州市殡仪馆禁燃爆竹。
从惠州市民政局获悉,为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火灾隐患,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尚,依据《关于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规定,决定从7月1日起在惠州市殡仪馆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抛撒纸钱。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有关负责人呼吁市民自觉遵守上述规定,最好今年清明祭祀时就不要再携带烟花爆竹和纸钱进入殡仪馆。另据介绍,每年清明祭祀,许多市民不仅携带大量纸钱祭品,还带着熟鸡、烤猪等贡品,部分祭品留在墓地,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让拾荒者捡去卖给快餐店,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希望市民通过献花、水果等文明祭祀。此外,每年清明假期都是祭祀高峰,各处公墓及周边交通堵塞严重,呼吁广大市民根据各自情况错峰祭祀。
10、乐山市人民公墓今年将提供30个免费生态穴位。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祭扫、安葬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3月22日,从乐山市人民公墓管理处获悉,为推广绿色生态葬法,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今年公墓将继续向社会免费提供30个节地生态穴位,感兴趣的市民在报名后,可以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方式,将亲人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