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文化

海葬:困惑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5-04-05

海葬:困惑与出路

   多年来,上海市政府对海葬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最近对海葬的补贴,从每具骨灰四百元大幅度地提高到两千元,得到殡葬工作者和市民的好评。人们都期望“政策效应”立即显现,“下海者”能大幅度提高。可是海葬毕竟不同于股市,其“政策效应”并不是“即时”的,可能要推迟一段时间。【文章来源:http://www.shwxy.cn/wenzhang/201504010515444.html

   假定,一段时间后出现“下海者”高增长现象的话,那么,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新问题呢?首先就是海葬工作如何组织和如何开展的新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应该是殡葬运营单位没有海葬用船的问题。海葬工作与海葬用船涉及到两个不相关的系统,殡葬系统和海运系统。海葬工作跨系统进行,涉及不同系统之间的统筹协调。恕我直言,这种跨系统的统筹协调,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是个难题,并且也不是我们殡葬工作者的强项。

   又一个假定:一旦海葬业务繁忙起来之后,不同系统之间出现了不协调因素,该来的轮船因故不能来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几百位骨灰撒海亲属难以出海而困守码头的尴尬情况。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由于“以钱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太过强烈,加之诚信体系久筑未固,这样的尴尬恐难以避免。这就是海葬发展中的困惑,一个始料未及的困惑。困惑的破解必须依赖海葬改革的深化。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习俗革命,现行的海葬方式没有回答“人死后该保存什么?”这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其实,海葬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把人当人看”。那种单一强调“不保留骨灰”的海葬方式,换一个视角,用“以人为本”的宗旨来衡量的话,其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偏差。

   实际上,海葬工作本身已面临着深刻的改革。不改革,海葬工作中的困惑及遭遇的矛盾和难题就会越多;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运用了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解决了当下一时的困惑、矛盾和难题,但仍然可能存在着“骨灰撒海越多,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越远”这样一个谁也不愿看到的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改革现行海葬工作的运行方式,已经迫在眉捷。

   我认为,这一场改革应从三个角度全面展开。
   第一是,改革海葬的运行方式。海葬活动每年只需开展一次,这一活动不应在不确定因素太多的轮船上,而应在杭州湾畔滨海古园的海葬楼广场上举行。在这里,每年都举行十分隆重、层次很高、影响很大的海葬祭祀活动。该活动既是对已入海者的祭祀,又是对即将入海者的送行。这一改革将会大幅度降低跨系统的协调成本和海运成本,也降低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因此,这是一个减少矛盾、避免矛盾长年积累的良性改革。
   第二是,改革骨灰下海的形态。送到海葬楼的骨灰如何处置?应该是由海葬工作者集中处置下海,免去逝者亲属的奔波之苦。从绿色殡葬的视角看,骨灰不是该抛弃的无用之物。国外的经验表明,可将骨灰制成一定结构和形状的物件,投海使之成为鱼儿栖息及珊瑚繁衍之地。特别要指出的是,随意的骨灰撒海很难确保是绿色的,漂浮的碎骨可能被鱼儿误吞,甚至可能日后会回到我们的餐桌上。将骨灰与水泥混合制成某种类似珊瑚礁的结构物,其制作成本非常低廉,骨灰循环利用的绿色意义则十分明显。
   第三,变革海葬补贴使用范围。两千元海葬补贴被大大地节约之后,其余的绝大部分应用于微量保留骨灰、保留如头发在内的死者象征物,特别是如“人生小电影”之类保留人生文化,从而使海葬活动演绎成为保存人生文化、弘扬人生文化精彩的活动,成为一座城市永不消失的记忆,而海葬楼也成为一座人生文化含量极高、又极为丰富的特色文化阵地。每年一次的海葬活动将成为上海民俗文化中富有特色、文化气息特别浓重的、规模十分宏大的文化活动,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之所以精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文:海韵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