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台湾民众纷纷扫墓祭祖。不过与过往不同的是,很多人扫墓不再到墓园,而是到环境清幽的树葬公园,或者是到风景优美的海边,心香一瓣,追思先人。土葬、靡费、迷信,曾经也在台湾蔓延一时,但随着时代的流转,观念的革新,台湾的丧葬礼俗正逐渐向“重礼不重俗”转变,火葬、树葬、海葬渐成风气,以此彰显“礼”的真正意义。
殡葬业曾经走过“黑暗期”
同为中国人社会,深受儒家孝道和道教鬼神文化影响,台湾的殡葬文化曾经也有一大堆繁文缛节,迷信风水,讲究时辰,操办丧事时竭尽排场,一场葬礼没有十天半月压根儿就不算完结。而殡葬业者也常常乘人之危,吃拿卡要。因为有厚利,导致各种势力染指殡葬业,甚至有不肖业者和黑道势力把持医院太平间。曾经有高雄的殡葬业者受家属委托,到医院太平间领遗体办后事,结果和医院所属的殡葬业者起冲突,为了抢尸体打成一团,事后在警察局里互控对方是殡葬流氓。
2001年6月18日出刊的美国《时代周刊》杂志,锁定台湾的殡葬乱象,破天荒地以“死不安枕”(Grave Stakes)为题,足足用了两页的篇幅,针对台湾黑道介入殡葬业的情形及民众举办葬礼的乱象,做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到底有多大的利益,能驱使业者不惜血溅太平间?根据估算,在台湾,殡葬业每年至少有几百亿新台币的市场。这么庞大的利益,当然有人会铤而走险。业者爆料说,有黑道势力一度介入各医院的太平间,每次医院要开标的时候,消息都被他们封锁,等到开标的时候,都是有黑道背景的葬仪社得标。
改变丧葬模式关键在观念
面对种种丧葬陋习和乱象,台湾民间率先展示了革新殡葬文化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深知,观念改变是丧葬模式改变的关键,所以选择从生死观上来打开人们的心灵。由佛光山星云法师所创办的南华大学成立了“生死学研究所”,开启了大众对殡葬礼俗的关注。在殡葬改革研讨会中,星云法师公开表示他偏好火葬,并认为身体就像一杯水,死就等同杯子被打破。南华大学还在台湾北部与中部设立教育推广中心,广开殡葬礼仪班,训练出一批仪表端正的礼仪师,他们服装整洁,熟稔相关政策法规、各种宗教葬礼仪式、祭文写作及告别仪式主持、礼堂布置等。
法鼓山圣严法师对身后事也百无禁忌,认为对遗体的最好处理方式就是不留一点痕迹,他说,骨灰跟精神生命毫无关系,只是肉身生命最后的一分碳,并不代表什么。也因此,如果老是执着于遗骸、骨灰的落脚处,就像是想把每天梳头掉落的头发或身上褪下的皮屑收拢带走一般,好累啊!事实上,往生者留存的身教行谊,才是我们要学习与缅怀的。圣严法师的身教与法鼓山自然葬园区的示范效用,也加乘了台湾的殡葬改革效果。
与此同时,政府当局也修正法令,在2002年6月通过实施“殡葬管理条例”,积极推动旧公墓公园化,倡导树葬、海葬等环保自然葬,并补助地方政府实际推行。很多大企业逐渐认识到殡葬业不仅是一种服务业、一种文化事业,更是一种人道事业,转而加入殡葬业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从风景优美的纳骨塔到庄严的殡葬仪式,建立一条龙综合服务,并以“生前契约”与客户订定葬仪程序及费用。在社会各方努力之下,“简丧薄葬”逐渐成为社会的风尚,台湾土葬比例一路下降到至今的1/9以下,树葬、海葬、花葬等自然葬渐成风气。人们的丧葬礼俗逐渐向“重礼不重俗”转变,在“俗”的部分尽量美化、简化、净化。比如,一些逝者家属放弃吹吹打打等传统习俗,选择增加亲友卡片留言、个性化花山、家属献灯等既简洁又有意义的环节。
树葬、海葬、花葬渐成风气
3月22日,台北、新北、桃园三市举行了今年首场联合海葬。在简单的追思仪式之后,往生者的骨灰,由他们的亲友装入船身造型的环保“安息盒”,携往码头登船,伴着鲜花投入大海。为了不让生者以后觉得无所凭吊,海葬结束后,他们可以得到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的是海葬时骨灰抛撒的经纬度,以后有需要时可以出海追思。台北市民政局殡葬处也在“生命追思网”上设置海葬先行者的追思空间,提供其亲友上网留言、追思及传送图片。
自从2003年起,台北市就推广海葬,并每年与新北市、桃园市联合举办1场次海葬。2013年起,改为每年办理4场次联合海葬。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积极推广多元环保葬,2016年将举办9场联合海葬。
在台湾各县市中,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最早推行环保自然葬。2003年11月,位于台北市文山区富德公墓内的“富德生命纪念公园”正式启用,基地约700平方米。进行树葬仪式前,家属可选择喜爱的植栽区作为下葬点,在管理人员引导下,家属亲自执铲,掘出直径10—15厘米、深20厘米的洞穴,再放入以可分解棉纸袋盛装的骨灰,献上鲜花后,重新覆上土石即完成。至于撒葬则没有穴位,而是自由遍撒在指定的花圃区。
开办第一年,由于民众对环保自然葬法尚感陌生,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确曾接过不少民众的抗议电话。例如有人打电话质疑,既然称做“公园”,就该是让小孩子尽情跑跳的地方,怎么可撒入骨灰,触人霉头?面对此类误解,台北市殡葬管理处无不一一耐心加以解释:树葬、撒葬不但符合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更能让生命与自然合一。辟为公园则是为了跳脱传统墓地予人的阴森哀伤气息,让家属来此能体验到宁静温馨、生生不息的希望感。在事实的教化下,认同并选择自然葬法的民众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