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大都市怎么治理农村地区散埋乱葬,看上海奉贤经验
发布时间:2020-07-18
上海奉贤侧重疏导整治散埋乱葬成效显著
上海市奉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始终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破旧立新、标本兼治,将整治农村散埋乱葬作为殡葬综合改革突破口,取得了新的进展。
领导重视,压实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机制,建立区殡葬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殡葬工作中重大事项和主要问题,稳 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散埋乱葬整治工作的通知》《奉贤区农村散埋乱葬整治工作的通知》《奉贤区农村散埋乱葬整治工作实施细则》《奉贤区基层治理责任边界模糊问题及处置规范》等文件,明确部门责任、突出目标任务,加强事前防范和日常管理,完善长效和管理机制。
疏堵结合,规范引导
建立农村殡葬“红绿灯”整治模式。制定农村散埋乱葬整治进度表,对经批准的经营性公墓、镇级公益性公墓区域之外的建墓立碑、老坟整修以及镇级公益性公墓内擅自建墓立碑、村级老墓地扩增并新增骨灰安葬等现象依法予以查处。截至2019年12月,全区村级墓地从165块减至109块,共整治30503穴,平整土地124.9亩。建立村、镇、区三级骨灰流向跟踪管理机制和发现机制,互相联动,逐步压缩农村散埋乱葬现象滋生土壤。
推行集中规范安葬。大力推动节地生态葬式,镇级公益性公墓小型墓达到100%,双穴面积不超过0.5平方米。经营性公墓新开墓区小型墓及节地生态葬式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同时建立节地生态奖补机制。将节地生态奖补经费纳入区、镇财政预算。对迁移散埋乱葬坟墓的村(居)民补贴500元/具,对新去世后选择节地生态葬式的村(居)民可补贴500元至1000元/具,对海葬家属补贴5000元/具。截至2019年12月,区级共发放节地生态奖补金717.05万元,发放海葬补贴14.1万元,镇级共发放奖补金2160.37万元。
落实监督,强化责任
建立“五位一体”考核机制。将殡葬工作纳入“五好党支部”考核、对村财政支付考核、镇村社会治理考核、新农村建设示范考核、无违章村考核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面监督、齐抓共管的殡葬改革新形式。加强引导,树立标杆,开展“奉贤区殡葬改革示范村”创建,共评选出94家“奉贤区殡葬改革示范村”组织开展经营性公墓、镇级公益性公墓专项督查,及时通报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和整改成效,建立健全规范殡葬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强化党员干部责任。发放《文明治丧承诺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农村散埋乱葬整治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依法规范安葬亲人骨灰,自觉纠正散埋乱葬行为,加强对亲属等周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制止散埋乱葬等不良治丧行为。青村镇李窑村先从党员干部、村工作人员家属入手,让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殡葬改革。“要想让别人迁,自己必须带头迁”,这是村里一位老干部说服家属时的一句话,正是由于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使得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广泛宣传,倡导新风
打造“贤殡大讲坛”文化品牌。邀请全国优秀志愿者走进村(居)授课,通过推出宣传殡葬改革的小品《最后一件大事》等,引导村(居)民依法落葬,倡导厚养简葬。截至2019年12月,共在356个村(居)委开展“贤殡大讲坛”系列讲座,涉及村(居)民2.9万人次。
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依托“美丽乡村、美丽约定”行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将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民互相约定、互相约束、互相监督,逐步清除农村散埋乱葬现象。依靠村规民约推动“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从“要你做”变成“我要做”,破除传统殡葬陋习,树立绿色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