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寿园墓地 福寿微光 | 不看病的“白大褂” 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发布时间:2022-05-27
医务社工是谁?他们不是医护,却和医护一起工作;他们不是灵丹妙药,却是“良药”的伴侣。
病患住院期间的忧虑或乏味,家属因疫情无法探视的无奈,居家康养配药与返诊等的焦头烂额,亲人故去时的悲痛无助……这些治疗之外的困境,谁能提供适时、专业的帮助?
2021年末,上海福寿园墓地与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双携手,由企业输入医务社工,试点公益新项目,着力服务百姓全生命周期医疗照护之路。
服务病患“心灵”需求
每天跟着医生例行查房,为病患建立健康档案;随时记录病患饮食、生理数据;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情绪安抚和心理辅导;配合医护团队为患者制订和实施出院计划,需要时为患者转介社区康养服务……
上海福寿园墓地的王岚和钱剑萍是首批派驻华阳医院的一线社工人员,她们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医护团队专注治疗,医务社工就负责照顾病患家庭性和社会性的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两位医务社工不仅承担了大量非医疗工作,还把人文关爱纳入其主要工作职责之内。
受疫情防控要求,家属入院探视困难重重,长期住院的老人也颇感孤独,了解到每位病患的身体健康情况、心理情绪变化等,王岚主动建立照护关怀微信群,通过微信将老人入院期间的各项情况及时告知家属,并协调时间安排家属通过微信视频“面对面”地与老人聊天,暖心的服务弥补了专业医疗服务与患者社会需求之间的缝隙,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更全面的关怀。
组织活动、聊天谈心……事实上,除了每日工作安排,上海福寿园墓地派驻华阳医院的医务社工还以极大的热情倾注在人文关爱的方方面面,创造更多美好生活场景,搭建美善生活的土壤,对福寿园的医务社工而言,呵护生命、服务生命就是最大的公益。
搭建居民身边的“爱”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离社区和居民最近的基层医疗单位,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随着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不断推进,这里的医务社工也显示出独特的价值。
项目设计之初,上海福寿园墓地就将解决居民健康“急难愁盼”纳入医务社工的服务范畴,社工积极发挥福寿园企业在生命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提供舒适照护、心理辅导、医养、康复、殡葬服务指导等多元化的资源链接和社会支持服务,进一步延伸医学关爱的长度和温度。
“离开医院这个特殊场所,医务社工在基层能做什么?如何发挥作用?”带着这样的问题思考,王岚和钱剑萍抓住每次社区探访的机会,跟随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一同走入社区居民家中。
开展长护险申请评估;观察康复人员居住环境和社区环境,形成非医疗的评估档案;为有需要的患者代配药、联系医院复诊、提供心理疏导、精神陪伴、政策讲解;推荐“家庭医生”上门看诊,对接专业护理人员、养老机构、整合社会资源等服务。
以往只能由病患家庭自己解决的“难事儿、专事儿、杂事儿”,通过全生命服务周期的整合性工作得以迎刃而解。福寿园的医务社工像丝带一样串联起了患者、医院和社会,用专业的知识、超强的整合能力、暖心的服务传递医学的温暖,彰显城市的良善,传递城市文明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