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
发布时间:2014-08-02
你知道汉阳路为了纪念一位资助混血儿学校的英国商人,曾叫汉璧理路吗?而上海盲童学校的创始人是当年的美国加州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傅兰雅。开埠百年,有无数外国人来到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生活、工作,他们与上海到底有着怎样的链接,为之倾注了怎样的热情?6月26日下午,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共同主办的2014年“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在瑞金宾馆举行。沪上侨民研究专家共同探讨“国际友人与上海”的主题。
专家提议建立犹太纪念园
外国侨民研究是目前上海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首家在人文纪念领域的研究机构,近年来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持续关注外国侨民现象。
为了让公众了解那些曾在上海叱咤风云的外籍侨民,重拾大家对生活在上海的国际友人的回忆。自2012年至今,福寿园已连续举办三届“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
在论坛上,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人文纪念研究所名誉所长熊月之指出,近代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他认为,上海历史人文记忆中,本来就包含外侨这一部分。
那些叱咤风云的外籍侨民
在论坛上,一些当年上海滩风云人物的外籍侨民的名字被一一提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依托详实的史料为大家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谍报英雄左尔格在上海三年的情报生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陶飞亚则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白人之一——美国传教士乐灵生的故事。
“我们现在许多城市都以‘国际化大都市’作为目标或噱头,那个时代的上海实质上已非常国际化:对内没有户口的门槛、对外没有签证的限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维江表示。
熊月之用一个个案例生动讲述了最早来沪并在当时社会具有显著影响力的英美籍侨民;王维江则选取商人、革命者、新闻记者三个群体,讲述了德国友人在上海的故事。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葛涛、牟振宇也分别探讨了近代普通日本人眼中的上海“好形象”以及为数不多的法侨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不容小觑的历史地位。
寻觅先贤与上海的城市记忆
谈及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主办方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副馆长伊华表示,今年是福寿园建园20周年,福寿园之所以能从行业的无名小卒成长为中国殡葬业的一块品牌,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创并坚持了符合殡葬特色的人文纪念。而本次论坛聚焦“国际友人与上海”,预示着福寿园人文纪念事业再次突破传统进一步扩容的有益尝试,也为人文纪念全新领域的拓展带来新的课题和方向。
当天,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市人大副主任、原副市长周慕尧也出席论坛并讲话。福寿园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白晓江致辞,他表示,历史是城市的脚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先贤正是城市历史和文化最集中的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