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地:传统墓葬景观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5-04-29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墓地已由处理骨灰或遗体的主要功能演变为多功能的纪念景观集合体。充分认清墓地的功能意义对于传统墓地人文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发及现代墓地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丧葬习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墓地作为一种传统的纪念性景观,凝聚着古老的文化和信仰并能反映出时代的特色,成为人们最为崇敬和关注的场所。就绝大多数人而言,不管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一生都或多或少地为社会留下了精神、物质财富。墓地是他们人生的归宿,也是他们的纪念形式。每一个地方都有值得纪念、缅怀的名人和普通人,精心设计其墓地景观,体现他们的贡献和价值,适当地加以宣传和策划,不但可以起到纪念的作用,而且可以激励后人更加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增强使命感和为后代留下财富的荣誉感、责任感。在城市中,一些知名人士、革命烈士安葬的墓地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自然景观。在这些地方,人们往往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逝者、教育后人。俄罗斯的新圣母公墓,以其雕塑艺术而闻名于世。除了栩栩如生的墓主塑像,让人感觉只有艺术的存在而毫无恐怖之感,令人觉得死去只是躯体的消亡,而精神却随墓园雕塑长存于世;罗马尼亚拥有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快乐公墓”,每块墓碑上都刻有死者生前一段有趣的故事或其最喜爱的最幽默的一句话,其中不乏精彩之作,读之令人叫绝。对死亡都能一笑置之,足见罗马尼亚人的乐观开朗。也正是如此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慕名而至的游人。
墓地是人文景观,墓地园林化是我国墓地建设必由之路。在欧美,墓地是园林的一个类型,著名的墓地是旅游胜地。王蒙说过:“也许你想不到,在我们的1996年欧洲之旅中,一种温馨的经验,乃是徜徉在一些墓地里。”随着时光的流逝,墓地早已失去了其最初的功能,像法国的拉雪兹神父墓园、美国阿灵顿墓园等,其一草一木、一亭一碑无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审美情趣,都以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代墓地的环境建设应按照生态、景观、纪念活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绿地的需求,来解除墓地人文意向带来的不适感。在形式上应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内部的绿地与外部的景观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园林景观的互借,并保持与自然群落的连续性,保证墓葬绿地系统的开发,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植物、纪念性建筑、雕塑小品等在景观塑造中力求体现一种祥和、宁静、宽松的人文景观气氛,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身心得到放松,让生者不再悲伤、死者得以安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乐。从而使墓地这一最古老的纪念性景观有了生态效果和情感功能与艺术性,才能体现出现代墓地历史与现实价值。